满清八旗中的"红''和"镶''有什么区别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19:44:56

明万历十七年(1589年),努尔哈赤开始分其军为四个固山(汉语译固山为旗)一曰环刀军,二曰铁锤军,三曰串赤军,四曰能射军”,各固山用黄、白、红、蓝四种颜色的军旗作为识别的标志。四十三年(1615年),因归附日众,又将原有四旗扩编为八旗正黄、镶黄、正白、镶白、正蓝、镶蓝、正红、镶红,将原来旗帜周围镶上一道边,黄、白、蓝三色旗帜镶红边,红色旗帜镶白边。各旗地位不能以建立先后和“正”、“镶”来定论。八旗的上三旗是镶黄旗、正黄旗、正白旗,其余是下五旗,其中镶黄旗为头旗。

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,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,明万历二十九年(1601年)始建四旗,正黄旗、正蓝旗、正白旗、正红旗。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增设四旗,称镶黄旗、镶蓝旗、镶红旗和镶白旗,定三百人为一牛录,五牛录为一甲喇,五甲喇为一固山(固山即旗),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,平时生产,战时从征。

就是说先后问题

好像是有一个是表示正统的,表示正统的就比另外一个级别要高些,享受的待遇和其他的一些东西要多些